得益于嘉元公主的功底,對于角徵羽的工作,不過三四天,云喜便很好地上手了。眾人見她確實是有真本事的,關于她的微詞也少了許多。
這天,文夫人和陳婆婆一起去寺廟上香,接到了一個單子——為一套法器雕刻花紋。法器是一位香客捐獻給金山寺的,共有曼荼羅、金剛鈴、金剛杵、法螺等把件,俱是白玉制成,光潔無痕。金山寺住持想要在法器上刻些紋路,既不能太過簡潔,又要體現(xiàn)佛法莊嚴,用來供奉佛祖的。
大師傅建議道:“要不刻上蓮花紋路,蓮花是佛教圣花,比較貼切。”
二師傅不同意,“單單蓮花太單調(diào),寓意不豐富。”
三師傅綜合兩者之言,道:“要不每件法器都刻一尊菩薩,菩薩們坐在蓮花寶座上。”
“不可。”大師傅和二師傅異口同聲反對,兩人相視一笑,二師傅解釋道:“寶器本來就小,若是刻的東西太復雜面積太大,就算雕工再好,不拿近看就是模糊一片,不但看不出效果,反而讓整件玉器都變得面目可憎起來。”
文夫人為難:“那怎么辦?”
云喜有意在眾人面前露一手,免得他們小看了自己,于是出聲道:“要不用錯金方法,以回文形式把佛家八字真言刻在佛器之上?”
此言一出,眾人皆看向了云喜。
二師傅心眼子直,搖搖頭,好笑道:“現(xiàn)在的年輕人真是眼高手低,稍微懂一些便以為自己天下無敵。殊不知金銀錯看起來簡單,實際操作起來卻非常困難。一是雕刻的紋路,深了不行,埋住金線,淺了不行,金絲嵌不牢。二是捶打的力道同樣關鍵,輕了不服帖,重了容易失手,畢竟玉器不同于金銀器物,最容易破裂。單是這些還不夠,還要把握開槽精度、金絲的粗細和形狀……這其中的門道多了去了,便是有幾十年工齡的老師傅也不一定能做得好。毛頭小子太心急,殊不知飯是一口一口吃的,路是一步一步走的,一口難吃成胖子,一步難登上泰山。”
文夫人遲疑了一下,安慰云喜道:“等以后有機會再請你試試手吧,佛祖法器需要穩(wěn)妥一些,是為對佛祖的敬重。”
既然文娘子這么說了,再堅持下去怕會得罪人,云喜只好作罷,但是想要小試一手的想法更加強烈,于是在工作之余在作坊里找到了一塊戒面廢料,牡丹花的圖案只刻了一半。云喜利用晚上的時間留在工坊里加班加點,用了十天時間刻好牡丹花紋路,又用了半個月時間將金絲嵌入紋路之中,到了最后一天打磨的時候,坊內(nèi)進了一位雙八年紀的少女。
少女就是文夫人的獨生女阿曼,從外婆家回到角徵羽的已是接近子時,聽陳婆說作坊里來了一個年輕后生,便想瞧瞧,抬頭看見坊內(nèi)這么晚了還點著燈,更加感興趣,輕手輕腳走過去推開房門,看見一個年輕男子在很認真地用銼刀打磨手中一個東西,好奇地問道:“你在做什么?”
云喜本全神貫注在做手中的活,貿(mào)貿(mào)然突兀出現(xiàn)一個聲音,將她嚇了一條,回頭看見一個水靈靈的姑娘走進來。
阿曼意識到自己嚇到了她,抱歉道:“真是對不起,我不該打擾你的。”說完福福身,打算回去。
云喜不介意地笑笑,安慰她道:“沒關系的。”